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中国科学院院士人物介绍(20)

中国科学院院士人物介绍(20)

  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

中国科学院院士,原称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3年10月改为现名。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大陆最优秀的科学精英和学术权威群体。

1955年随“中国科学院学部”的成立,中国科学院产生第一批学部委员;自1994年开始,增选外籍院士。1993年随着中国工程院的成立,部分院士既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也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86、张杰 中国科学院院士
  • 张杰
  张杰,光物理和等离子体物理学家 1958年1月31日生于山西太原。1981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物理系,1985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人物履历1978.03——1981.02,在内蒙古大学物理系半导体物理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1981.03——1985.02,在内蒙古大学物理系固体物理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详细]
287、王元 中国科学院院士
  • 王元
  王元, 数学家 1930年4月30日生于浙江兰溪,原籍江苏镇江。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研究。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首先在中国将筛法用于哥德-猜想研究,并证明了命题{3,4},1957年又证明{2,3},这是中国学者首次在此研究领域跃居世界领先地位。1973年……[详细]
288、杨国桢 中国科学院院士
  • 杨国桢
  杨国桢,光物理学家 1938年3月14日生于湖南湘潭,籍贯江苏无锡。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65年该系研究生毕业。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所所长。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 对光学信息处理、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作过系统研究并取得重要成果。率先在国内开展光计算研究,提出利用单个全息透镜组成的光学系统实现多种给定变换的理论并在实验上成功地实现了一些典……[详细]
289、朱夏 中国科学院院士(19201990)
  • 朱夏
  朱夏(1920—1990),又名小可,嘉兴人,出生于上海。15岁时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次年考入中央大学地质系。1940年毕业后考入中央地质调查所,先后参加和担任四川威远构造详查,川康边境地质矿产调查和变质岩研究,黔湘边区和贵州开阳、务川等地汞矿调查工作,并参加了黄汲清领导的1:300万中国地质图和1:100万分幅地质图编制工作。1946年考取公费留学;翌年,与夫人严重敏一同赴瑞士深造。1949……[详细]
290、沈其韩 中国科学院院士
  • 沈其韩
  沈其韩,地质学家 1922年4月27日生于江苏淮阴,籍贯江苏海门。1946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地质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曾任地质矿产部地质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早前寒武纪地质、变质岩石学等研究。20世纪50年代从事铁、铜详勘参与中国前寒武系首次总结和1∶3000000前寒武纪地质图编制。60年代致力于早前寒武纪地质、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变……[详细]
291、陈和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
  • 陈和生
   陈和生,粒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46年生于湖北省武汉市。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1984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高能物理学会理事长、国际未来加速器委员会委员、亚洲未来加速器委员会主席等职。 主要从事高能实验物理研究。在参加Mark-J实验中系统地发展了簇射计数器的刻度方法,提高了位置和能量分辨率,从而提高了……[详细]
292、汪忠镐 中国科学院院士
  • 汪忠镐
  汪忠镐,血管学家 1937年9月3日生于浙江萧山。1961年上海医学院毕业,同年至86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外科。1979至81年在美国Duke大学任访问学者。前亚洲血管学会主席、国际血管联盟副主席、现首都医大血管研究所主任、国际血管学会副主席。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为布加综合征提出全方位诊治体系,术式引入牛津外科学和美国脉管学教科书。在国外62所大学做70多次特邀报告或手术,建立我国血管专业并……[详细]
293、施一公 中国科学院院士
  • 施一公
  施一公,结构生物学家 1967年5月5日出生于河南郑州。1989年获得清华大学生物系学士学位,1995年获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分子生物物理博士学位。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13年入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教授,现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院长。主要运用生化和生物物理的手段研究细胞调亡的分子机制、重要膜蛋白以及细胞内生物大分……[详细]
294、刘丛强 中国科学院院士
  • 刘丛强
  刘丛强,地球化学家 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1955年9月11日生于贵州省遵义市,1982年2月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4年12月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获理学硕士学位,后留所工作;1986年5月留学日本,先后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做访问学者,日本东京大学理学部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日本科学技术厅理化学研究所基础科学特别研究员,日本国立电气通信大学化学系副……[详细]
295、王大成 中国科学院院士
  • 王大成
  王大成,分子生物物理学家 1940年6月11日生于四川成都。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生物大分子结构生物学研究,重点研究疾病发生与防御的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基础及基于三维结构的分子机理。在蛋白质激素、多肽生物毒素、动植物防御蛋白,以及一些重要原菌感染宿主的关键蛋白和內源基因突变致病相关蛋白的三维……[详细]
296、涂传诒 中国科学院院士
  • 涂传诒
  涂传诒(1940.7.24-) 北京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40年7月24日出生于北京,曾就读于北京第四中学。后在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空间物理专业学习,1964年毕业,获学士学位。1972年至今,任教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涂传诒长期从事太阳物理,特别是太阳风的研究,在太阳……[详细]
297、高鸿钧 中国科学院院士
  • 高鸿钧
  高鸿钧,凝聚态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63年8月生于安徽省怀远县。1987年毕业于安徽教育学院物理系,1991年、1994年先后获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硕士和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从事纳米量子系统的构造、组装和结构与物性调控的研究并取得多项成果:提出一种提高STM分辨率的新方法,增强了STM观察表面电子结构的能力。首次在Au(111)表面上构造了具有固定偏心轴……[详细]
298、汪品先 中国科学院院士
  • 汪品先
  汪品先,海洋地质学家 1936年11月14日生于江苏苏州。1960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地质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深海“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曾任国际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海洋研究委员会主席。长期从事我国海域古海洋学、海洋微体古生物学和我国环境宏观演化的研究,系统分析我国近海沉积中钙质微体化石的分布及其控……[详细]
299、秦国刚 中国科学院院士
  • 秦国刚
   秦国刚(1934.3. 19.— ) 祖籍江苏省昆山市。半导体材料物理专家,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和介观物理与人工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4年3月19日生于南京,1952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56年毕业。随后在该系做研究生,师从中国半导体物理的奠基人、国际著名固体物理学家黄昆教授,攻读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1961年2月毕业。1961-1962……[详细]
300、李薰 中国科学院院士(19131983)
  • 李薰
  李薰(1913年11月20日—1983年3月20日),出生于湖南邵阳。物理冶金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四、五、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李薰出身于书香世家。祖父是前清的举人。其父在前清时是贡生,民国初年,做过江西省南昌县知事。李薰未及6岁时启蒙于江西南昌省立第三小学,1925年小学毕业。初中是在长沙市长郡中学度过的。1927年初中毕业,考入岳云……[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