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广东省 > 江门市 > 新会人物

陈国达


[公元1912年-2004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国达

陈国达,地质学、大地构造学家 1912年1月22日生于广东新会。193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4年4月8日逝世。 曾任中南工业大学学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中国地洼学会理事长、国际地洼构造与成矿研究总中心主席、国际地质科 合会矿床成因协会矿床大地构造委员会副主席兼构造-岩浆活化(地洼)学组主席,国际刊物《大地构造与成矿学》主编。从事大地构造研究,于1956年创立地洼学说,突破1859年以来美澳学者创建的地槽-地台学说,为进一步认识地壳演化规律及找矿开辟了新思路。从20世纪60年代起这一学说被陆续介绍到十几个国家,推动了有关学科的深入发展。1991年又提出了壳体(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学,即把岩石圈的演化与运动统一研究的学术思想。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陈国达
  

1912年1月22日(民国元年),生于广东省新会县。由于家境贫寒,幼年就跟做阴阳先生的父亲在野外跑,对大自然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1925年春,在姐姐的资助下,13岁的陈国达考入新会第一中学。

1930年考入中山大学地质专业,每逢寒暑假回家,他便运用所学的知识,在新会县考察山川。

1932年,陈国达写出《广东新会地质试勘》这篇处女作,寄到国立北平研究院,竟获得了该院当年的地质矿产研究奖金。1933年,他又将自己在广州附近考察得来的资料写成《广州三角洲问题》的论文,寄给上海《科学杂志》。不久,他收到中国科学社的一笔奖金和一枚刻有“格物致知,利用厚生”的金质奖章。

193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地质系。陈国达以广东境内大片出露的中新生代红层为选题,完成了《广东之红色岩系》的毕业论文。文中写到的中新生代红层的沉积环境和构造背景,就是他后来提出的“地洼”盆地的典型构造。论文被选入《国立北平研究院院务汇报》,他再次获得地质矿产研究奖金。以上三篇论文,实际上是他后来建立地洼学说的最初的基础工作。

1934~1935年,北平研究院学习。1934年,陈国达获美国洛克菲勒文化基金会奖学金,进北平研究院读研究生,从师地质学家翁文灏,并在北京大学随美国地质学家葛利普学习。

1936~1945年,任两广地质调查所和江西地质调查所技士、技正。

1946~1951年,任中山大学教授、地质系主任。

1952~1977年,任中南矿冶学院教授、地质系主任。

1978~1984年,任中南矿冶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所长,兼国际地科联矿床大地构造委员会副主席。

1980年,陈国达代表中国地质界出席在巴黎召开的第26届国际地质大会,受到各国学者的推崇,一致推选他担任国际地科联矿床大地构造委员会副主席,以及《全球构造与成矿学》杂志顾问编委。

1984年,来自100多个国家的5000余名地质学家汇聚一堂,在莫斯科举行了第27届国际地质大会,陈国达被邀请登上主席台前排就坐,成为国际地质大会100多年来享受这种崇高礼遇的第一个中国人。

1988年,在长沙召开的首届国际地洼构造与成矿学术讨论会上,经7个国家的30多名院士、教授倡议,在中国设立国际地洼构造与成矿学研究中心(该中心于1990年被国际地科联矿床成因协会接纳为团体会员,相应地成立了“构造岩浆活化(地洼)”学组),推举陈国达为研究中心主席。

1985年起任中南工业大学(前身中南矿冶学院,现为中南大学)学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名誉所长,兼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洼学说研究会理事长、国际地洼构造与成矿学研究中心主席。

2004年4月8日逝世,享年93岁。


人物关系:
老师:
翁文灏 (18891971) 中国早期的最著名地质学家

  相关院校:


  同年(公元1912年)出生的名人:
程裕淇 (19122002) 中国科学院院士 浙江省嘉兴嘉善县
侯祥麟 (19122008)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广东省汕头市
胡世华 (19121998) 中国科学院院士 浙江省湖州吴兴区
黄耀曾 (19122002)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苏省南通崇川区
李庆逵 (19122001) 中国科学院院士 浙江省宁波


  同年(公元2004年)去世的名人:
陈永龄 (19102004) 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市
陈中伟 (19292004) 中国科学院院士 浙江省杭州
丁大钊 (19352004)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苏省苏州
丁舜年 (19102004)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苏省泰州泰兴
关士聪 (19182004) 中国科学院院士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
贾福海 (19142004) 中国科学院院士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

下一名人:陈冠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