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历史事件_长平之战 相关人物介绍

历史事件_长平之战 相关人物介绍

  长平之战,秦国名将白起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的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军获胜进占长平,并且坑杀赵国40万降兵。
  此战,是秦、赵之间的战略决战。
  战争中,赵王在战争指导上,昧于秦强赵弱的基本形势,急于求胜,错误地坚持进攻战略。中秦国离间之计,弃用名将廉颇,而起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廉颇赵括遵照赵王意图,急于求胜,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吏,组织进攻。
  白起针对赵括骄傲轻敌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获得战争的胜利。
  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
关键人物
白起 (?~前257) 战国四大名将,中国古代著名的将领、军事家
  • 白起
  白起(?—公元前257年),又称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今陕西省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中国古代著名的将领、军事家。白起在秦昭王时征战六国,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曾在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攻陷楚国国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功勋赫赫,白起是继中国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展露头角白起出生的年代,秦的国力……[详细]
赵括 (?~前260)
  赵括(?-前260年),嬴姓,赵氏,名括。战国时期赵国人,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熟读兵书,但缺乏战场经验,不懂得灵活应变。 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赵国中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老将廉颇。赵括一反廉颇的策略,改守为攻,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主动全线出击,向秦军发起进攻。秦将白起分兵两路:一路佯败,把赵军吸引到秦军壁垒周围;一路切断赵军后路,实行反包围,使赵军粮道断绝,困于……[详细]
相关人物
王龁 (?~前244)
  王龁(?-公元前244年),亦作王齮 ,号信梁 ,战国末期秦国将领,王龁经历三代秦王,为秦国宿将。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白起为上将军,王龁为副将,大败赵国。公元前259年,夺取赵国的武安和皮牢。公元前258年,代替王陵统军围攻赵都邯郸,但未能攻克,楚、魏联军大败秦军。公元前257年,王龁继续攻打邯郸,但依旧未能攻克。恰逢各国援军向王龁进攻,在邯郸城下大败秦军,王龁撤围逃奔秦军增援部队所在……[详细]
廉颇 (前305前230) 战国名将
  廉颇(约前305~前230)赵国苦陉(今定州邢邑)人。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廉颇领兵攻齐,大败齐军,官拜上卿。后屡次战胜齐、魏等国,以勇敢善战闻名于诸侯。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之会,秦王欲羞辱赵王,被蔺相如以大智大勇挫败,相如亦因此官拜上卿,地位高于廉颇。廉颇不服,多次欲欺辱相如,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再-让,最终感动廉颇,亲自上门负荆请罪,将相和好,两人结为刎颈之交。公元前260年,秦、赵为……[详细]
  秦昭襄王(前325年-前251年),一称秦昭王,嬴姓,赵氏,名则,又名稷 ,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战国时期秦国国君。早年在燕国做人质。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去世,秦昭襄王与其弟争位,遂立。公元前306年—前251年在位,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在位时,秦国继续扩张。最著名的、决定秦赵两国命运的长平之战,就是在秦昭王在位晚期发生的。秦昭襄王在位初期,由其母宣太后当权 ,外戚魏冉……[详细]
赵孝成王赵丹 (?~前245) 赵国君主
  赵孝成王(?-前245),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人,东周战国时期赵国第10任君主。汉族,嬴姓,赵氏,名丹。赵惠文王之子。前266年即位,在位21年。在位初期,孝成王年幼执政,第一年便联合齐国退走秦军的进犯。公元前260年,赵孝成王用赵括代替老将廉颇,改守为攻,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主动全线出击,向秦进攻。秦将白起实行反包围,使赵军粮道断绝,困于长平。最后,赵军四十六日不得食,分四路突围五次不成,……[详细]
平原君赵胜 (?~前251) 战国四公子
  (?—前251)战国赵国贵族,战国四公子之一。惠文王之弟,名赵胜,号平原君。任赵相。有食客数千人。赵孝成王七年(前259年),秦军围赵都邯郸(今属河北),他遣食客毛遂游说楚王合纵,散家产以资坚守。后求得魏、楚救援,终败秦兵。平原君,名赵胜(?-前253年),是中国东周战国时期赵国宗室大臣,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之弟,封于东武(今山东武城),号平原君。在赵惠文王和赵孝成王时任相,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之……[详细]
范雎 (?~前255)
  范雎(?-前255年),字叔,战国时期魏国人,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秦国宰相,因封地在应城,所以又称为“应侯”。范雎本是魏国中大夫须贾门客,因被怀疑通齐卖魏,差点被魏国相国魏齐鞭笞致死,后在郑安平的帮助下,易名张禄,潜随秦国使者王稽入秦。范雎见秦昭王之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抨击穰侯魏冉越过韩国和魏国而进攻齐国的做法。他主张将韩、魏作为秦国兼并的主要目标,同时应该与齐国等保持良好关系。范遂被拜……[详细]
  虞卿,名信 ,卿是他的官职,卿姓的得姓始祖,邯郸(今河北邯郸)人,战国名士。虞卿善于战略谋划,在长平之战前主张联合楚魏迫秦求和;邯郸解围后,力斥赵郝、楼缓的媚秦政策,坚持主张以赵为主联合齐魏抵抗秦国。后因拯救魏相魏齐的缘故,抛弃高官厚禄离开赵国,终困于魏都大梁,于是发愤著书。著有《虞氏征传》、《虞氏春秋》15篇。游说赵王虞卿,是位善于游说之士。他脚蹬草鞋,肩挂雨伞,远道而来游说赵孝成王。第一次拜……[详细]
  蔺相如(生卒不详)传为今曲阳县相如村人。曾为战国时期赵国宦者令缪贤舍人。赵惠文王时,得楚人卞和所献玉璧。秦昭王闻后,遣使给赵王一书称:愿以15座城换取和氏璧。赵王拿不定主意,送和氏璧,怕秦国不给赵15座城,不给和氏璧,又怕秦国以此为借口出兵攻赵。就在赵王左右为难时,宦者令缪贤向赵王推荐自己的门客蔺相如。由蔺相如奉玉璧去秦国,蔺相如到了秦国把玉璧献给了秦王。秦王十分高兴,却不提15座城之事。相如见秦……[详细]
  赵豹,战国时代赵国的贵族,父亲为赵武灵王时期的大臣吴广。因为姐姐是太子赵何(赵惠文王)的母亲孟姚,所以被赐为赵氏。赵惠文王二十七年(前272年),赵惠文王封赵豹为平阳君。赵孝成王四年(前262年),秦国攻取韩国的野王城,韩国上党郡与韩国的联系被切断。郡守冯亭献上党郡于赵国,赵孝成王接受,赵豹劝阻。赵孝成王不从,遂有两年后的长平之战。……[详细]
冯亭 (?~前260)
  冯亭(? - 前260年),战国时期韩国长平人,现山西省高平市寺庄镇冯家庄人。战国时期任上党郡守。公元前262年,秦国武安君白起伐韩,取野王邑。上党与韩国本土的道路被断绝。韩国决定割让上党与秦,冯亭不肯,率上党郡降赵,引发长平之战。冯亭也在长平之战阵亡。出任上党前262年,秦国武安君白起伐韩,取野王邑。上党与韩国本土的道路被断绝。韩国派阳城君到秦国谢罪,割上党之地请和。另一方面,派遣韩阳,通知上党……[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